各乡镇人民政府(街道办事处),各园区管委会,市各有关部门:
经市政府研究同意,现将《泰兴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工作方案》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组织实施。
泰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
2020年7月27日
泰兴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
试点工作方案
根据我市《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》文件精神,为探索推进“两业”深度融合发展有效机制,聚焦深度融合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先行先试,促进我市产业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,推动泰兴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,研究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如下。
一、试点类型和申报条件
1.重点企业试点。制造企业服务化试点。鼓励制造业企业向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延伸,将价值链由生产加工型向制造服务型转变,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。服务企业制造化试点,鼓励服务企业充分发挥其在研发设计、信息技术服务、供应链管理、产品服务品牌等方面的优势,深度嵌入制造业全产业链,推动服务工业化、产品化、信息化、定制化,做大做强特色产业。申报企业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,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,经营业务能够依托制造环节和服务功能延伸拓展,具体围绕“两业”融合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个或若干个项目,形成示范带动作用。
2.产业集群试点。依托减速机、乐器两大特色产业集群,围绕产品研发设计、供应链采购与管理、生产制造、仓储物流、检验检测、技术服务、产品营销及售后服务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,推动产业链纵向协同、价值链高端攀升、创新链精准赋能,放大产业集群发展能级。2019年产业集群内关联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。
3.两业融合园区试点。面向“三区三园”和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开展试点,强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联互通和对接合作,努力创建“两业”深度融合示范园区。申报园区具有良好的产业互动优势基础,拥有组织搭建园区“两业”融合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的能力。
二、试点申请
1.申请主体。重点企业的申请主体为各乡镇、园区,由各乡镇、园区对照试点条件,确定本区域申请企业名单,申请企业填报申请材料,各园区、乡镇汇总筛选上报申请材料。产业集群的申请主体是,乐器产业集群由黄桥工业园编制申报材料并上报;减速机产业集群由济川街道编制申报材料并上报。“两业”融合基地试点的申请主体是“三区三园”和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。
2.申请截止时间。2020年8月10日。
3.试点实施期。2020年-2021年,实施期2年。
4.申报材料。包括:开展试点的申请表、试点方案、保障措施以及相关承诺文件等。试点方案要主题鲜明、任务明确、保障措施到位,可落地、可操作、可考核。具体内容见附件。
5.申报程序。由申报主体向市发改委提出申请,市发改委组织市相关部门开展评审工作,对试点申请单位的基础条件、综合实力和试点方案进行综合评价,择优遴选试点企业、产业集群和基地名单,下发开展试点相关文件。
三、试点推进
1.试点单位要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,落实专部门、专人负责,按照试点方案,扎实推进试点工作,排出完成时间和责任部门、责任人,确保试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。
2.市发改委会同市相关部门指导试点单位细化实施方案,分解落实试点任务,加强相关部门沟通联动,协调解决突出问题,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,定期督查进展情况,扎实推进试点工作。
四、试点评估
(一)评估标准。市发改委建立定量与定性目标相结合的试点工作考核评价制度,各试点单位必须按不低于评估标准的目标安排试点工作任务。
1.重点企业评估标准。(1)围绕14个重点领域,必须开展1个及以上两业融合项目,且项目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、提升经营效果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实现了预期目标;(2)必须注册1个及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;(3)能够为同行业及社会提供服务;(4)法人企业实现的年服务性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,且必须纳入服务业统计范围;(5)开发1个及以上新产品或个性化定制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元;(6)申报企业两年内没有违规违法行为。
2.产业集群评估标准。(1)试点期内,产业集群内制造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%以上,其中列入服务业统计的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%以上;(2)具备较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,主要包括研发设计、技术服务、供应链采购与管理、生产制造、检验检测、物流运输、产品营销及售后服务等项目和企业;(3)产业链中的主要配套服务企业具有独立核算法人资格;(4)集群内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明显,具有较强的研发设计、技术服务、产品营销、售后服务等能力;(5)建有1个及以上行业专业服务平台或创新平台;(6)年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投入达亿元以上;(7)通过发展两业融合,集群内创新要素明显增多,产品质量明显提高,分工协作水平明显提升,营销能力明显增强,恶性竞争现象得到明显改观,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总部经济初显雏形。
3.两业融合试点园区评估标准。(1)建有为园区内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和项目、企业;(2)建有1个及以上两业融合创新平台或公共服务业平台,主要包括研发设计、检验检测、信息技术、知识产权服务、人力资源服务、电商、物流等服务平台;(3)每年投资亿元以上两业融合项目1个以上;(4)每年新增生产性服务业规上企业3家以上;(5)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年递增20%以上。
(二)评估办法。市发改委牵头相关部门对试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估,确保试点质量。评估工作将在试点单位年度试点总结的基础上,采取调研、查看佐证资料、现场核查和与相关企业、单位座谈等形式进行,对于评估优秀的试点单位给予表扬,存在问题的限期整改。评估工作于当年底、次年初进行。
五、经验推广
根据试点类型,分类总结试点形成的先进模式和可复制的经验,在全市示范推广,扩大试点效果,对业绩突出的,报省级以上发改等部门备案争取支持,同时报省级以上相关媒体给予宣传报道,提升试点单位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六、政策支持
对参加试点的单位,除享受市相关扶持政策外,市服务业引导资金将加大奖励力度,对完成试点任务的单位给予适当奖励。同时在人才培养和引进、科技创新奖励等方面先行先试,促进资源要素和政策措施向试点工作聚焦。